题目内容
[单选题]国际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应警
①网络成瘾 ②网络犯罪 ③健康上网 ④网络受骗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社科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联网是智能化时代的产物和重要部分,物联网分传感器、系统集成和通信网络三大产业,同时广泛应用于铁路、电力、交通、治安、能源、金融等领域。从文化生活角度看,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表明
A.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大众传媒的发展主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
D.大众传媒的发展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今天,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拓宽了渠道,“网络监督”也成为日渐风行的监督方式。公民利用互联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有较高政治素养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
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13年8月1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该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启示我们(    )
A.要自觉远离互联网 
B.也要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C.拒绝接触所有网站,以免受到侵害 
D.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已受到严重制约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重要信息并加以整合,给“3G”下一个定义。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表哥”、“房叔”等等官员的纷纷落马,网民功不可没。网络反腐
①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②体现了公民的质询权和监督权 
③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需要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的方式。下表是对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阅读载体和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概括出一条结论(不出现数字):         
网络阅读载体调查 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调查
网络阅读载体 比例 阅读费用比例 
电脑、手机 93%免费76%
IPAD或电子书 3%1~5元/月23%
其他 4%5~10元/月1%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是“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政府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文化、高尚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使人高尚优雅B.文化越繁荣,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中学生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网络提供了大量有益信息,拓宽了沟通果道,但也出现了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上当受骗、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
材料一:


材料二:2007年2月14日,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的制作、传播者李某等青年在湖北落入法网。“熊猫烧香”病毒造成的危害堪称严重:全国有上百万台电脑遭受感染,数以千计的企业受到侵害……他们的行为已构成故意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将依照刑法规定判处有期徒刑。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2006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开展了百万中小学生参加的《网络道德与安全》读书活动;2007年,团中央开展了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以期为广大青少年创建一个绿色网络、创意网络、和谐网络的发展空间。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中的不良诱惑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在哪部法律中设置了哪四道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漫画二中主人公的言行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材料二中的李某等青年为什么会被判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为创建和谐网络,我们该怎样进行文明健康的网络交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图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即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普通网民通过网络可以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
A.网络监督是最具威力的一种监督方式B.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C.我国公民享受绝对而真实的监督权利D.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在不断增强
“囧”、 “槑”、一个个十分生冷的字,通过互联网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虽然其在网络上的含义与其原来的含义相差甚远,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但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涵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④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A.②③B.③④C.①② D.①④

材料一:近些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上网人数已达3000多万,其中1000 多万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网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人就有23人是初中生。我国青少年上网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热哀于网上聊天,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缺乏自护意识。
材料二:2007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上午,汕头市“书香飘万家”系列读书活动举行启动仪式。今年读书活动的主题为“与好书为伴,与文明同行”,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沉溺网络中走出来,走进好书的海洋。
材料三:最近一段时间,某校初中学生姚强因不能承受学习的压力而经常逃学去网吧聊天和玩网络游戏。老师劝其返校学习时,姚强则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你管不了。”
材料四: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在我国,教育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就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下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作答的只按作第一题评分)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健康享受网络生活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谈谈开展“书香飘万家”读书活动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根据这种情况,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查处一批典型案例,逮捕和拘留一些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1)国家对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要求?(2分)
(2)针对公安部门的做法,有的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在网络上,公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个观点对吗?请阐述理由。(3分)
互联网推崇自由、促进自由,但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互联网的自由,也是法律之下、道德之下的自由。无论发表言论还是进行交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道德、尽到社会责任,可谓“底限原则”。这告诫我们,公民使用互联网时:(  )
① 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
② 应该坚持主权与尊严相统一
③ 应该坚持法律与制度相统一
④ 应该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电脑,我们当中也有越来越多同学成为“网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
材料二:一项调查表明,在网吧上网的人群中,中学生占45%,有些青少年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迷乱网游、网恋、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学生小文上网成瘾,有时甚至逃课上网玩游戏。请你告诉小文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热榜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