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与欣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2.填空:
《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______
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
4.原文填空:
⑴ 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⑵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子曰:“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
⑵人不知而不愠( )
⑶温故而知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 )
⑸敏而好学( )
⑹学而不厌(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 )
9.指出划线字的古义和今义:
⑴学而不厌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⑵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是哪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7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论语·学而》)
(3)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酒酣胸胆尚开张。 ,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阅读,完成下面9—12题。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
愠( )
②学而不思则
罔( )
③知松柏之后
凋( )
④其
恕乎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三五句警言,自制表格分类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文阅读(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4分):
不亦说乎( ) 思而不学则殆(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信乎(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题3:出自本段的成语有 、 (2分)
小题4:本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本文告诉我们学习要虚心,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4分)
文言文阅读,读《论语》做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赞成广交友,他说:________________;曾子强调交友要讲诚信,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填原文)
5、“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下面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 省: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重”表现在___________,“远”表现在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观点相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
(3)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
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
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 |
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 |
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我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价廉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人人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
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负责”只是对成人的道德要求
B、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用承担责任
C、负责是对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于人的一生
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④婴儿:孩子。⑤知:智慧。
1.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烹调)
2.下列加粗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 (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 (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黑的实词。
子曰:“学而时( )习( )之,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 )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 )于人。” (《卫灵公》)
【总结】课文中有二个通假字:
⑴ 通 ⑵ 通
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引领西部大开发,而且有利于解决该地区面临的诸多难题。阅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小题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小题2:2008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碁笔记本电脑生产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简要分析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小题3:重庆市吸引IT产业转移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小题4:从区域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似性,简述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理由。
读文答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 )
(2)学而不厌( )
(3)不愤不启( )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填空。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三 近代主要政体形式,如右图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它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的两种政体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4分)
(3)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2分)
(4)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3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分)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改正。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贻。
_______ _______
中、韩、日三国三大产业的状况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图表指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