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且想象她出走以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来________地躺在渡船上。
②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________说个笑话给你听。
③她______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④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用眉眼做了一个可笑的记号,表示他明白大老的冷淡是装成的,表示他有好消息可以______。
A.无可奈何 信口雌黄 确实 宣告
B.无能为力 口若悬河 似乎 报告
C.无可奈何 信口开河 似乎 奉告
D.无能为力 滔滔不绝 仿佛 忠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荤城!”
1.爷爷让翠翠拦住那位渡客,翠翠不明真相,当真去拦了,等到下船的第二个商人告知原委,翠翠明白了,却“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坚决不让走。翠翠为什么会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中老船夫的话语,这样的话语看似不可理解,却恰恰是老船夫个性的真实写照。请说说老船夫具有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
A.与祖父母的关系
B.与父母的关系
C.与祖兄弟姐妹的关系
D.与外祖父母的关系
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的小动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C.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D.“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我看祖父还在笑( )就说( )你不信( )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
2.( )梦里飞行( )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老师解释说( )
3.( )不行( )太少啦( )他轻轻地摇头( )小梁( )说真的( )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 )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 )我的眼睛坏了( )天色一暗( )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第一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4.作者从松鼠的哪些部位说明它的美丽的体态,请在原文中用 “________”线划出相关词语。
5.作者在说明这些部位时,各用了哪些形容词和修饰语,请加粗在文中划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从动态上描述松鼠的动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中是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翠翠正坐在门外人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B.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
C.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D.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便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察廉为顺阳长,构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
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顷之,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保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奉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朔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
先是太后姊子卫尉淳于长自言昌陵不可成,下有司议。当以为作治连年,可遂就。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复下公卿议封长。当又以为长虽有善言,不应封爵之科。坐前议不正,左迁钜鹿太守。后上遂封长。
哀帝即位,征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邪?”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朕选于众,以君为相,视事日寡,辅政未久,阴阳不调,冬无大雪,旱气为灾,朕之不德,何必君罪?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归关内侯爵邑?使尚书令谭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后月余,卒。(选自《汉书·卷七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稽:计较
B.顷之,使行流民幽州——行:巡视
C.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建:献
D.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报:答复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平当深受皇上重用的一组是( )
①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
②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
③以冬月,赐爵关内侯
④复下公卿议封长
⑤还卧而死,死有余罪
⑥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当年轻时就开始做官并经常得到提拔,因通晓经书而被任命为博士,他论议事务通透明畅,每当发生灾情异象,总是引经据典并分析得失。
B.丞相韦玄成上奏朝廷停止修建太上皇寝庙园,平当上书反对,并引经据典阐述理由,皇上最终听取了他的奏议,下诏继续修建太上皇寝庙园。
C.太后的姐姐的儿子卫尉淳于长说昌陵不可建成,皇上就下诏官员奏议,平当虽然赞同淳于长的观点,但反对策封淳于长,因此被贬官。
D.平当家中有人认为平当应该接受侯印,平当向家人说明拒绝受封的理由并上书辞官,皇上安慰他并赐给他牛和美酒,要他好好养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
没于石勒。
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
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
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讼:诉讼 |
B.没于石勒没:俘虏 |
C.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比:比较 |
D.俄而有诏原之原:原谅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 )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 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③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 ④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 ⑥乃劾攸以擅出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 |
B.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 |
C.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 |
D.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 |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4分)
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4分)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3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而深奇爱之( )(2)即以其言应诏(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琼以状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B.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给皇上。
4.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